核心提示:2月3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新一期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获悉,2014年12月,有359批次进境食品、化妆品检出问题,其中进口乳制品有多批次上黑榜。有统计显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名单中,共有430批次乳制品检测不合格。
多批次进口乳制品检出问题
我国将新增多项重金属检测,并对境外备案乳企实施动态管理
2月3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新一期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获悉,2014年12月,有359批次进境食品、化妆品检出问题,其中进口乳制品有多批次上黑榜。有统计显示,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名单中,共有430批次乳制品检测不合格。
为保障食品安全,今年我国加大对进境乳制品的把关,对非首次进口乳制品增加多种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同时还将对境外生产基地增强监管,并建立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口岸检验检疫的联动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追溯分析,对注册企业采取风险警示、加严监管、撤销注册等相应措施。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检测
一年430批次进口乳品不合格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一期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名单中看到,去年12月共有359批次进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其中不乏进口乳制品,如来自澳大利亚的宝莱牌脱脂调制乳,共有528千克不合格,原因是“超过保质期”;来自德国的黑森林超高温灭菌放牧低脂牛奶,共有123.84千克不合格,原因是“标签不合格”;来自韩国的首尔每日奶油,共有2340千克不合格,原因是“超过保质期”;来自德国的2批次优乳天地婴儿配方奶粉,共21.6千克不合格,原因是违规使用化学物质L-酪氨酸和L-色氨酸……
多批次进口乳制品被检出不合格并非新鲜事,过去质检总局公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中,每个月均有多批次来自各国的进口乳制品上黑榜,引人注目。据新华食品统计,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不合格进境乳制品名单中,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共430批次乳制品检测不合格,其中新西兰、法国、澳大利亚分别以检出60批次、43批次、32批次,列第一、第四、第六,所占列不合格乳制品批次分别为13.95%、10.00%、7.44%.
在广东,进口乳制品不合格检出率也高企。记者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2014年1-10月广东局辖区进口乳制品共检出343批不合格,其中标签标识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的312批占91%,其他不合格包括微生物超标、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超保质期、腐烂变质、未获进境动植物审批等。
记者查阅过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黑榜名单,发现进口乳制品不合格的原因包括有违规使用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菌落总数超标和大肠杆菌超标、铜和硒微量元素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指出,国外乳粉同样存在一定质量问题,且标准都是依据当地人的体质,并不太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各国乳粉在生产过程中依据的标准不一样,对于乳粉里的添加物质,有些国家允许添加,而我国可能根据国情制定的标准则不允许添加。”严卫星如是说。
动向
继续强化对进口乳品监管
据了解,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上的要求不断升级,对国内外乳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大。来自商务部的信息透露,此前5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幅,2013年高达37%,2014年再次增长17.9%.2013年我国共进口乳制品182.7万吨,其中进口奶粉85.44万吨。不过,与此同时,国外部分问题产品也加大流向我国。
为保障国内消费的进口乳制品食品安全,继去年我国实施新进口乳品监督管理办法后,要求实行“批批都检”和“项项都验”后,今年我国再次提高进口乳制品的进入门槛。2月3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日前该局发布了关于调整《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实施要求的公告,新公告对进口乳品检验检疫有两处明显的调整:一是检疫审批范围有新增,二是检测报告项目有调整。
其中,新规增加需要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进口乳品种类--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基粉原料,同时,除已需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生乳、生乳制品、巴氏杀菌乳外,以巴氏杀菌工艺生产加工的调制乳也即将加入需要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行列,需提交《检疫许可证》。
新规还部分修改非首次进口的乳品报检时所提供的检测报告规定的项目。一方面减少乳品中营养成分等检测项目,如除乳粉和调制乳粉保留蛋白质项目、乳清粉和乳清保留蛋白质项目、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保留蛋白质项目和脂肪项目外,所有其他乳品均取消了蛋白质、脂肪、酸度相关的检测项目;另一方面,则增加对重金属元素的检测,更加注重民众食品安全。比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增加铅、汞、砷、铬四种重金属检测项目;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增加铅检测项目;乳粉和调制乳粉增加砷、铬、铅检测项目;牛初乳粉增加了砷、铬检测项目等。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国家对进出口乳制品检验检疫实施要求的调整,要求更加明确,标准更为细化。对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进出口企业:从今年2月1日起,进口以巴氏杀菌工艺生产加工的调制乳,应提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从今年5月1日起,报检非首次进口乳制品时,提交的检测报告应符合规定;报检首次进口乳品时,仍需按要求提供相应产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的项目的检测报告。
对策
将对注册企业进行不定期检查
此外,记者发现,今年我国对进口乳制品的强化监管,除了入境时增加多项检验检测外,对中游境外生产基地的监管也增加不少新举措。国家质检总局在日前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2014年12月31日,已经批准29个国家1836家乳品生产企业注册,其中包含64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
为从源头上保障进口乳制品质量安全,国家认监委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注册企业动态管理,对注册企业进行不定期检查、有效性评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境外企业注册管理与口岸检验检疫的联动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追溯分析,对注册企业采取风险警示、加严监管、撤销注册等相应措施;加强与境外主管机构的合作,及时通报境外注册企业及其产品信息,督促其落实境外监管责任;开展境外注册评审技术研讨,提高现场检查和注册评审的针对性,增强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据悉,去年5月1日起,我国已规定非经注册备案的境外生产企业生产的乳制品不得进口。去年,我国相关部门也曾组织专家对47个有贸易记录输出国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实施规则和工作指南;对境外生产企业的卫生条件及内控体系进行评价,落实输出国官方监管责任。
上一主题: 从新鲜草莓中吃出银针? 且看金属探测器守护食安
下一主题: 金属探测器:探测领域的杀毒软件